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快讯

我馆馆长受邀参加《科普“鄂”知道,专家科普“开放麦”》节目录制

   发布时间:2023-05-31


 


5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上午九点,湖北省科技厅用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鄂”知道,专家科普“开放麦”》活动,致敬各行各业的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五位分享嘉宾和三位飞行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一场“科普”主题的零距离对话。我馆馆长姜昊作为分享嘉宾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汇聚科普理论研究领域,聚焦江豚保护、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研究等领域知名科普专家,向全国、全网展示湖北深厚的科教实力和科普力量。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湖北省十佳科普达人姜昊分享主题是“昆虫,我们亲密的邻居”,讲述了丰富多彩的昆虫故事,分享了昆虫生生不息的优势、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呼吁大家要多认识、了解昆虫的习性,善待昆虫,“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有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科普使者、2023年湖北省科技活动周推荐官韩晓乐 “大V话‘科普’”,分享了自己关于科普的观点与想法。她认为,好的科普创作是符合传播逻辑的科学作品,要在科学和普及中保持平衡,引导大众进行自我教育,保持终生学习。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唐斌博士分享了长江江豚的故事。嘴角上扬的江豚是长江中的微笑天使,但人类的过度干扰却破坏着江豚的生活。他表示,长江江豚保护离不开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和坚持,离不开政府的一系列保护政策;离不开广大志愿者、NGO的参与。他呼吁人们参与到保护江豚的队伍中来,期待长江水阔、江豚徜徉的愿景早日实现。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朱贵波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和发展趋势。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全球引发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并催生了新的产业模式和经济形态,未来随着语言智能走向现实世界多模态具身智能,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智能底座,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湖北省十佳科普达人徐世球通过带领观众回顾沧海桑田的四亿年历史、深入探讨武汉环境的变迁。他呼吁每个城市居民也要积极行动起来,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共同开创大武汉的美好未来。

中国播音员主持人金声奖获得者、湖北之声副总监柳芳、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彭华魁、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青年科普创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副馆长王欣作为飞行嘉宾出席本次活动。三位飞行嘉宾在活动现场与五位嘉宾探讨了很多问题,为广大观众奉上了一场有声势、有亮点、有味道的科普盛宴



活动最后,韩晓乐作为科技工作者代表宣读《肩负时代使命 奋进科技强国新征程》,向全省科技工作者发出争做科技报国践行者、争做科技为民先行者、争做科学家精神传播者的倡议。

本次活动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承办,物外书店承办。活动以深入开展全国科技周活动为载体,以开放、创新的形式汇集传递科普新思想、交流科学新突破、分享科普新观点的“科普最强音”。现场观众纷纷表示活动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首页
本馆概况
新闻快讯
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