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我馆讲解员为薛峰小学的孩子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蛇类科普活动。通过趣味讲座科普蛇类知识和创意手工制作,小朋友们不仅揭开了蛇类的神秘面纱,了解了蛇类大家族的魅力,更掌握了野外科学应对蛇类的实用知识。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现场的精彩瞬间吧!
科普讲座上,我馆讲解员姜昊一以《蛇之美》为主题,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揭秘蛇类知识。“印象中蛇有什么特点?”“通过颜色区分有毒蛇与无毒蛇?”“武汉有哪些本土蛇?”“被蛇咬伤怎么办?”姜昊一为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蛇的生活习性与毒性特点。
本次活动还请到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一条性格较为温顺的家养蛇(无毒),选择了5位小朋友(已征得家长同意),近距离观察蛇的外表特征。(温馨提示:非专业人士,不要独自近距离观察蛇类,更不要试图捕捉野生蛇类来饲养!!!)
学完两爬知识,孩子们化身“小小艺术家”,用画笔描绘心中的自然:有的画出彩虹色的“梦幻蛇”,有的画出黑白相间的银环蛇,还有的小朋友画出自己喜欢的其他小动物。
在老师指导下,孩子们将画作制成专属徽章。一枚枚徽章既是科学知识的结晶,也承载着他们对自然生命的理解:“蛇不可怕,它们也是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从紧张好奇到积极探索,孩子们在这场活动中收获了知识与勇气。未来,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将继续推出更多趣味科普活动,让更多孩子真正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