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新闻快讯

《大地宝藏》科普讲座走进理工大附小

   发布时间:2025-05-13

穿越亿万年的对话,在孩子们眼中点燃了怎样的火花?

“老师,恐龙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哇!这块石头里面真的有虫子吗?”
“这个牙齿化石好大,是什么动物的呀?”

undefined


5月13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带着精心准备的“大地宝藏”,走进了充满活力的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地宝藏》——走进化石科普讲座。一场穿越亿万年时光的奇妙旅程,就此启航!

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是记录生命演化的“时间胶囊”。讲座伊始,我馆讲解员徐青云用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片,带领孩子们叩开了地质历史的大门。

“什么是化石?”徐青云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揭秘了化石形成的“苛刻条件”和漫长过程。

“化石有哪些种类?”从栩栩如生的恐龙骨骼、形态各异的菊石化石,到细微精致的植物叶片印痕、神秘的恐龙蛋……丰富多样的化石类型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惊叹连连。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解读化石这本“无字天书”,孩子们了解到远古地球的环境变迁、生物从海洋到陆地的壮阔征程、以及那些曾经统治地球的庞然大物如何繁盛与消亡。

最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的,莫过于“零距离观察与触摸”环节!我馆讲师带来了精心挑选的、适合学生观察的化石标本。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传递着化石,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上面的纹路和细节。

“凉凉的!”、“好重啊!”、“看,这里有个小贝壳!” 真实的触感和近距离的观察,让课本上的知识瞬间变得立体而鲜活。亲手触摸亿万年前的“生命痕迹”,这份震撼与好奇写满了每一张小脸。


讲座中穿插的趣味问答环节,更是点燃了全场的热情!

“猜猜看,这块化石是什么动物的牙齿?”

“为什么有些化石是黑色的,有些是棕色的?”

“如果让你当古生物学家,你想研究哪种化石?”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踊跃发言。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初步建立起的科学思维碰撞出精彩的火花。每一个正确答案都伴随着掌声,每一个有趣的问题都得到老师的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求知欲爆棚!

本次《大地宝藏》化石科普讲座,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颗颗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种子的播撒。

激发兴趣: 生动有趣的讲解和实物接触,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古生物学、地质学和自然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一次讲座的时间有限,但探索未知的热情无限。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将继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发更多面向青少年的优质科普课程与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期待下一次的“宝藏”之旅,与你再相遇!



首页
本馆概况
新闻快讯
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