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室里充满了惊叹与好奇——
“松树真的涂了防冻霜吗?”
“大树冬天也要‘脱衣服’睡觉?”
“种子在土里会不会冷啊?”

带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问题,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科普团精心打造的《本草芳华》——植物过冬的秘密主题讲座,走进了充满活力的校园。一场揭秘植物冬日生存智慧的趣味科学课,火热开讲!
寒冷的冬天,动物们可以迁徙或冬眠,那扎根不动的植物们靠什么“活”下来?我馆讲解员李玥用生动的语言、清晰的图片和珍贵的馆藏标本,带领同学们走进了神奇的植物抗寒世界。

当一亿年前的银杏叶化石在同学们手中传递时,时空仿佛被连接:“原来远古的植物也要想办法过冬!”
科普不止于知识,更在于启发思考与责任。讲座巧妙地将植物智慧与生态保护紧密相连。

本次《本草芳华》科普讲座,是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移动博物馆·科普零距离”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把深奥的植物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有趣,点燃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引导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观察、提问、动手验证,培养初步的科学思维方法。将大学博物馆的优质科研资源(馆藏标本、专家知识)转化为中小学科普教育的生动素材,搭建协同育人的桥梁。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尊重自然、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种子。
一次讲座的时光有限,但探索自然的旅程无限。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将持续推出系列科普课程,涵盖种子传播的奥秘、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奇缘、土壤中的生命世界等精彩主题,让沉睡在库房的近30万件馆藏标本,化作滋养少年科学梦想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