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全国科普月 | 茶韵・茗香丝路——茶艺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09

9月6日上午,2025年洪山区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在洪山文体大厦剧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融合了舞蹈、机器人表演和沉浸式讲解的科普仪式,吸引了各级领导嘉宾、科普工作者、师生代表及社区居民参与。
这是《科普法》修订后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科普月,是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平台。
在科普场馆讲解员“联播秀”环节中,我馆优秀讲解员邓宝芝凭借清晰的表达与生动的讲解,向观众介绍了我馆的镇馆之宝——中华鲟标本,并结合实际情况科普了中华鲟的保护现状。她的讲解不仅使观众迅速了解我馆的特色资源,更唤起了大家对珍稀物种保护的关注,实现了科普传播与环保意识培养的双重效果。
启动仪式还公布了获奖情况: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凭借长期在科普领域的深耕实践,依托近30万号份标本资源与农业特色科普优势,创新活动形式、下沉服务基层,成功入选湖北省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的入选是对博物馆科普工作专业性与影响力的高度认可。
在科技志愿服务倡议环节,我馆的李晨老师以科技志愿者代表身份登台,向现场观众宣读了倡议书。呼吁各界人士主动担当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用实际行动推动科普事业发展。其真挚的倡议引发全场共鸣,进一步凝聚了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共识。
维佳·佰港城广场同步开设分会场,现场活动形式丰富多元,为公众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科普盛宴。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全程积极参与,通过多维度展示,让科学魅力与知识内涵深度触达大众。
我馆设置的昆虫科普展区前人头攒动,格外受市民青睐。展区内精心陈列各类昆虫标本,搭配清晰的图文介绍,博物馆讲解员主动上前,为驻足市民细致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生态作用及分类知识,耐心解答大家的疑问。这种近距离互动的形式,让市民直观感受昆虫世界的多样与奇妙,有效加深了对昆虫这一生物群体的认识。
最受欢迎的则是分会场开展的茶韵・茗香丝路——茶艺表演与品茶科普活动。我馆茶学专业的讲解员身着传统服饰,动作娴熟地完成温杯、投茶、注水、出汤等茶艺流程,每个步骤都尽显优雅。表演过程中,讲解员还结合专业知识,向观众介绍茶叶的种类、制作工艺及不同功效,让大家在欣赏茶艺、品尝醇香茶汤的同时,深入领略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这种“科普+传统文化”的创新形式,收获了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此次洪山区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通过多环节深度参与,充分发挥了科普教育基地的职能,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传播科学精神贡献了重要力量。
未来,博物馆将持续挖掘自身资源优势,策划并开展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优质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更广泛地走进大众生活,在更多人心中播下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