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联动圆满收官!回顾龟山与华农博物馆的科普盛宴,你来了吗?
发布时间:2025-10-14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与龟山风景区于蝴蝶泉联袂推出“昆虫微观世界”特展。活动于10月1日至6日举行,以“标本展示+视频科普+现场讲解”的形式,为市民游客呈现了一场集科普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自然科普盛宴。
展厅内陈列着各类昆虫标本,从色彩斑斓的鳞翅目蝴蝶,到体型壮硕的鞘翅目甲虫,每一件都承载着独特的自然科学价值。其中,来自热带雨林的大蓝闪蝶尤为引人注目——其翅膀凭借多层立体栅栏结构产生独特的光学效应,在灯光下折射出蓝紫渐变的金属光泽,让游客直观感受到昆虫身体结构的精妙。
在“伪装大师”展区,枯叶蝶停落时与枯枝浑然一体,翅尖的“叶柄”纹路和斑点宛如真实落叶的霉斑;竹节虫则以纤细的躯干与拟态叶片的足部,完美隐入周边植景,引得小朋友们凑近展柜,仔细寻找它们的踪迹。“昆虫歌手”展区则清晰标注了蟋蟀、蝈蝈、蝗虫等昆虫的发声器官位置与鸣叫习性,帮助游客系统了解它们的“声音密码”。
除丰富的标本外,由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精心准备的昆虫主题科普宣传片也人气颇高。视频通过微距镜头,带领观众深入平时难以触及的微观世界:蝴蝶触角上如何通过细密感受器识别植物信息,蝗虫的通讯机制与繁殖特性又如何引发蝗灾……这些生动的画面配以专业讲解,不仅让人感叹昆虫世界的奇妙,也令观众认识到科学防治蝗灾的重要性。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边看边讨论,现场不时传来“原来昆虫世界这么神奇”的感叹,学习氛围十分浓厚。挑选的昆虫主题视频同样人气颇高。视频通过微距摄影镜头带观众走进微观世界:蝴蝶触角上细密的感受器如何捕捉叶片信息,蝗虫的通讯机制与繁殖特性怎样引发蝗灾——这些平时难以接触的生物细节在屏幕上清晰呈现,让游客既认识到昆虫习性的奇特,也了解到科学防治蝗灾的重要性。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边看视频边听讲解,不时发出“原来昆虫世界这么神奇”的感叹,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展览期间,特色昆虫标本与精彩的视频展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每天开馆后,展厅内便陆续迎来亲子家庭、自然爱好者与摄影爱好者。有小朋友为看清竹节虫的细节,踮脚趴在展柜玻璃上;也有游客举起手机,拍摄大蓝闪蝶的翅膀特写并分享至社交平台。不少游客表示,这样的科普展览比书本更生动,能让孩子在观察中主动探索自然知识。
此次特展不仅为市民的假期生活增添了独特的自然科普体验,也使博物馆的馆藏资源走出校园,发挥了更大的社会教育价值。我馆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更多市民在轻松氛围中近距离接触自然科学,感受昆虫世界的独特魅力与生命科学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