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自然科普邂逅代际温情,一场充满知识与暖意的公益之约在华中农业大学圆满落幕!11月1日,“定格自然灵动,共探博物之美”跨代公益活动顺利举办,离退休教职工与大学生们齐聚一堂,以博物馆为起点,以手工制作为纽带,共度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下午2点30分,参与活动的老教师与大学生们准时抵达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在讲解员刘畅的专业引导下,大家开启了沉浸式科普之旅。从珍贵的生物展品到生动的自然知识讲解,长辈们听得专注投入,不时与身边的青年志愿者交流感悟;青年们则耐心倾听、细致回应,场馆内洋溢着跨越年龄的温馨互动。
科普参观结束后,大家一同前往第一教学楼教室,开启期待已久的蝴蝶标本制作环节。活动伊始,李晨老师致辞,既表达了对离退休教职工重返校园的欢迎,也阐述了此次活动以自然为媒介、促进代际融合的初衷,言语中充满温情与期许。随后,讲解员李书彦详细讲解了蝴蝶标本制作的流程与技巧,从材料处理到细节固定,每一步都清晰易懂,为手工实践打下扎实基础。
制作环节中,老教师们发挥细致耐心的优势,红杜鹃爱心社朝夕服务队的成员们也主动协助,大家分工协作、互帮互助。指尖翻飞间,一片片蝶翅被精心固定,一件件标本逐渐成型。生疏感在协作中消散,默契在交流中生长。大家专注于手中的作品,不时分享技巧、畅谈感受,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活动尾声,全体参与人员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老教师们捧着亲手制作的蝴蝶标本,青年们围绕在旁。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此次活动的美好回忆,每一张笑脸都见证着银龄智慧与青春活力的交融。
此次活动以“参观+手工”的简洁形式,不仅丰富了离退休教职工的精神生活,让他们重温校园温情,也让大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践行敬老美德、提升了实践能力。未来,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将继续搭建多元交流平台,让自然科普传递温暖,让代际互动绽放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