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博物馆工作的指示批示和重要论述精神,根据国家文物局、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及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湖北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将紧扣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主线,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领导下,场馆建设、开放服务、保护研究、展示传播、交流学习等5个方面不断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高校一流博物馆,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一、发展基础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汉南湖之畔、狮子山麓,是集农业教学、科研、科普功能为一体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系统地保藏和展示了华中农业大学相关专业自建国初累积至今的各类标本资源近30万号份。博物馆基本陈列以“自然藏珍 文明瑰宝”为展示主题,以“生命科学”为核心展示内容,展览分序厅、蛰鸣蛱翩(昆虫)、野性自然(野生动物)、温驯家园(畜牧兽医)、本草芳华(植物)、大地宝藏(土壤地矿)六个单元。
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利用科技周、科普日、校园开放日、节假日等契机,定期组织特色馆藏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进学校巡展,开展“共享科普阳光”、“移动博物馆•科学零距离”等科普教育公益活动。博物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洪山区科普教育基地”“洪山区文化惠民基地”。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博物馆工作和荆楚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华农特色,坚持交流互鉴,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推动实现博物馆创新性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将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建成高校知名博物馆,充分展现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的学科特色,向全国展现具有农业特色的高校博物馆。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优化开放服务
系统提升参观便利性、体验舒适感,实施“博物馆+”战略融合发展工程,打造具有人文关怀、有温度和热度的博物馆。
实施博物馆预约系统提升工程,建立技术和制度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预约流程,畅通预约渠道,科学调整在馆人数,有效满足参观刚需。
实施博物馆场馆环境提升工程,推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完善提升咨询台、讲解台等配套服务设施,增加语音导览、智慧导航等技术服务设备配置。
实施博物馆讲解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增加优质讲解服务供给,拓展讲解服务形式,发展壮大专业讲解人员队伍,建立健全志愿者讲解、“小小讲解员”讲解服务体系,扩大智能语音导览、扫码导览、AR导览等自助讲解服务方式,支持并规范相关社会机构讲解活动。
实施博物馆数字化传播工程,2023年推出了华中农业大学“数字博物馆”,进一步丰富数字化展示内容和形式,加强展厅文物诠释传播。
实施博物馆平安建设工程,做好观众限流、分流、疏导,提升安消防和日常运行设备保障能力,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巡查检查、应急演练,确保观众、展品安全万无一失。
实施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工程,发挥标本馆藏资源特色优势,深化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应用,优化文创合作,搭建高度开放的文创产品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打造“移动博物馆 科学零距离”、“自然藏珍 文明馈赠”的文创品牌体系。
(二)创新提升科普传播
深入挖掘馆藏标本藏品潜能,整合相关博物馆资源,拓展合作及展出形式,切实提高藏品利用率,助力“双减”,主动从博物馆“走出去”,走进中小学进行科普展览。利用“百校百馆”湖北省大思政课平台,积极打造中小学生喜爱的科普活动。
(三)全面深化交流互鉴
积极与大馆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以农业特色为主的独特魅力,力争跻身高校博物馆第一方阵。依托展览,积极拓展藏品研究、标本保护、社会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22年与荆州博物馆合作,反响热烈,未来有机会将继续会与其他博物馆合作,提升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
(一)筑牢根本,做好组织保障
在学校领导指导下,始终将党建作为博物馆工作重中之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政治素养,实现凝心铸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强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党委、党支部、党员“关键少数”表率示范作用。深入推进博物馆机构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法人治理及博物馆行业协会组织建设,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开源节流,做好投入保障
积极争取财政专项经费投入,健全博物馆免费开放、运行维护经费保障机制。推进馆藏资源开放共享,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发展“博物馆之友”,拓展博物馆多元经费渠道。加强博物馆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完善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有效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三)多措并举,做好人才保障
打造高素质多层次人才队伍,重点加大领军型专业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提升干部队伍结构和能力,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实干、共谋发展的良好生态,逐步形成与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相匹配的管理团队、研究团队,构筑文博人才高端智库。
(四)居安思危,做好安全保障
切实加强馆藏文物管理,严格落实藏品鉴定、入库、出借、保养管理制度,推进藏品档案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确保藏品安全。健全博物馆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及时回应网上社会关切。坚持底线思维,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不断增强安全应急能力,保持安全工作稳中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