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珍灵|扬子鳄——动物界的活化石

   发布时间:2023-09-26



扬子鳄身长1-2米,头部扁平,吻部较短,身披骨质鳞,尾粗壮侧扁,保持了鳄目的基本特征。民间俗称“土龙”,主要以淡水鱼类为食,也会捕食一些螺蛳、河蚌、甲壳虫,还有一些鸟类等,主要栖息在河流、沼泽等湿地,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的一种小型鳄类,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爬行类的活化石


据考证,最早的鳄出现在三叠纪晚期。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曾对扬子鳄这样描述:“鼍鼓蓬蓬。” “鼍”是扬子鳄的一种别称,意思是说,扬子鳄的叫声像敲鼓一样砰砰的。鳄亲眼见证了恐龙的灭亡和哺乳动物的兴起,至今,我们仍可以在扬子鳄身上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故称扬子鳄为“活化石”。研究扬子鳄对科学家了解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探究古地质学和生物进化,都有深远的意义。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历史上,扬子鳄曾广泛分布于长江和黄河流域。由于近百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快速发展,扬子鳄的栖息地不断被开垦为农业用地,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种群数量锐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级(CR)物种,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更好的保护扬子鳄种群,1982年,安徽省成立了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国家15个野生动植物重点拯救项目之一,目前该保护区人工繁育扬子鳄种群存栏数已超1.5万条,并多次组织扬子鳄放归工作。除了使野外种群有效复壮,我国还建立了安徽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先后攻克野生扬子鳄的人工喂养、产卵、孵化、越冬等技术难关。

 

首页
本馆概况
新闻快讯
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