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子是中国人喜爱的水果,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市场上,各种摊贩上的写法却有所不同,有写“橘子”的,也有标“桔子”的,甚至还有写“吉子”的。所以, “橘子”和“桔子”到底哪个是正名?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了解“橘”和“桔”的名字来历: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橘”和“桔”二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橘,果出江南,从木,矞声。居聿切。”书里说橘是形声字,“木”表形,“矞”表音,同时“矞”有“祥云或外赤内黄的彩云”的意思,也代表对橘子果实颜色的赞美。书里解释“橘”是水果,而“桔”则代表一种名为桔梗的草药。这时我们就可以明白,其实“橘”和“桔”二字的本义和读音都各不相同,是两个没有关系的字。
接下来,我们再来一起看看水果橘的称谓由来。我国柑橘繁多,很多历史典籍都记载有柑橘,由于认识不够深入,书籍中的一名多物、一物多名、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比比皆是,但这些现象中,并不包含“橘”和“桔”的混用。在柑橘命名史中,橘是最早出现的柑橘类水果的名称之一。《尚书》中的《禹贡》记载了古扬州以包装好的橘柚作为贡品,证明了当时人已经能够采摘橘柚,并知道橘和柚是同类型但不同种的果木。在人们逐渐加深对柑橘类水果的了解后,橘字的用意渐渐固定下来,一直指的是小果宽皮柑橘,并一直作为规范的书面用语存在。
以橘指代柑橘类水果的叫法有数千年的历史,而桔则不同,直至明清时期才出现有明确记载的“桔指代橘”情况。清代李调元在《卍斋琐录》中提到粤东呼橘为吉、写橘为桔的说法。但这也并非书面语言的范例,只是民间的习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桔”增加了读音,使得 “橘”和“桔”混用呢?
新中国成立之后,对繁体字进行了化简的改革,1977年,《汉字第二次简化方案》中将“橘”字简化为“桔”字,还特别强调,当用作“桔梗”时,桔字还读jié。但是,人们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发现,汉字二简字的变化仍具有很大弊端,于是在1986年废除了之前的《汉字改革方案》,桔也不再作为橘的简化字存在。但在现实使用中,由于桔字笔画较少,并且和“吉祥”的吉字形相近,寓意大吉大利,很多人仍旧使用桔子的写法。
总的来说,现今“桔子”的写法广泛存在,但却并不够规范。“橘子”在书面用语中不应写作“桔子”,真正写作的时候,可不要搞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