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馆概况
新闻快讯
数字展厅
陈列展览
展品精粹
姜昊科普工作室
文创产品
参观指南
2023年3月15日上午,洪山地区科普展教联盟第48次联席会议在我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四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洪山区科协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魏朝晖主持。我馆冯兴伟等博物馆全体馆员及部分志愿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洪山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承办。会议开始,我馆馆员冯兴伟代表博物馆致辞,他从科普教育基地的角度出发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科普资源和科普教育活动,特别是面向学校开展馆校合作情况...
READ MORE2023年3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联合蓝色精灵志愿服务队举办的“鳞贝化生之路”主题临展来到了光谷第十八小学,这也是我馆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之巡展进校园的第三站。 本次巡展将在光谷第十八小学进行为期7天的展览,本次临展将带光谷十八小的师生重新走过鱼类和贝类的进化之路,体验这奇特的进化之旅,感受生物进化的魅力,寻找与我们人类共同的进化特征,从生物的历史长河流进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是一场让你重...
READ MORE为切实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 助力“双减”工作,2023年3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联合我校蓝色精灵志愿服务队举办的“鳞贝化生之路”主题临展走进鲁巷中学,推动科普进校园,为学生们在拓宽科学视野,感受生命力量的震撼。展览分鱼类和贝类两个单元,贝壳初现、古蚌沉沙、初具鱼形、沙丁始兴、后起之秀等多个章节,一一展现了从掘足纲到头足纲以及腕足动物,从无颌鱼类到棘鳍鱼类的生命演化历程。华中农业大学博...
READ MORE三月四日至三月五日,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顺利举办“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活动。这也是中国科学院科学节首次在北京主场外设置专场。本次活动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集结40余个院内外机构带来60余个特色节目、展品和实践活动。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也携各色标本参加本次科学节。在草木蔓发,朝气蓬勃的春季中,我们与游客一同享受这一场科学的盛宴。本次活动共有“嗨剧场”...
READ MORE 3月2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与校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员共同前往武汉鲁巷中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员李茂良为该校师生带来题为《武汉两栖爬行动物观察指南》的科普讲座,主要介绍了武汉常见两栖爬行动物的相关内容,鲁巷中学师生计200余人聆听了该讲座。 李茂良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武汉的两栖爬行动物,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序渐进、旁征博引,为同学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两栖爬行动物的演化以及具体分类,还通过图片和音...
READ MORE2月24日,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联合校蓝色精灵志愿服务队深入到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组织开展了以“鳞贝化生之路”为主题的临展科普活动,这也是我馆首次以巡展的方式进校园。本次巡展活动设置了鱼类和贝类两个单元,其中有贝壳初现、古蚌沉沙、初具鱼形、沙丁始兴、后起之秀等多个章节,一一展现了从掘足纲到头足纲以及腕足动物,从无颌鱼类到棘鳍鱼类的生命演化历程。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进行了参观,为学生们拓宽了科...
READ MORE3月1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受邀参加湖北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座谈会,会议由中国科协调研组召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中科院武汉分院等地负责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召开。与会代表对各自基地的基本情况和基地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会上,大家围绕科普教育宣传,研学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享科普经...
READ MORE近日,为贯彻“以科普教育助力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博物馆在推动素质教育、科普教育方面的职能,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姜昊带领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博览园、9号宇宙航天深空科技馆及陕西自然博物馆进行考察学习。在考察过程中进行了交流研讨,共同探讨了科技志愿服务项目与推动科普事业发展方面的规划。本次考察活动首先从西北农林科技博览园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博览园馆长魏长平进行了接待,并带领我馆人员进...
READ MORE2022年博物馆紧紧围绕支撑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文化公共服务二大核心职能,统筹兼顾,拓展思路,创新社教活动,科普工作亮点纷呈,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年开放天数达150天,接待参观者4万人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项目推动,科普工作亮点纷呈成功申报中国科协项目,取得“双减”试点项目与“翱翔之翼”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的“双丰收”。以项目推动,全年科普活动举办20余次,覆盖人数达6万余人,覆盖中小学15余所。(一...
READ MORE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2022年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名单。我馆讲解员李茂凭《中华鲟》科普讲解短视频作品获优秀讲解案例三等奖。李茂以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引出我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中华鲟标本,从中华鲟的生理结构、生活环境、生存习性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和展示,并阐述了中华鲟名字中“中华”二字与其溯根性之间的联系。“中华鲟身上的精神,恰似我们中华儿女,镌刻于血脉深处的优秀品质——血脉相承,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