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态特征

古氏龟蟾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一种蛙类,其体型圆润、四肢粗短,给人一种“外星生物”的错觉。它们体长在4.5—5.5厘米之间,体宽几乎与体长相等;皮肤光滑,呈红褐色或橙褐色,背部带有微弱的斑点或条纹。龟蟾前肢短而粗壮,具备强健的肌肉和短钝的趾端,专门用于挖掘,后肢相对较短,不适用于跳跃。因此龟蟾更擅长在陆地上爬行。
生活习性
龟蟾主要栖息于西澳大利亚的沙漠和半干旱地区,高度适应地下生活,几乎终生生活于地下。与大多数蛙类后肢挖掘的方式截然不同,它们利用强壮的前肢挖掘隧道,并通过前进式挖掘进入土壤。若在雨季,龟蟾将会短暂地来到地表活动,人们也仅能在下雨时对龟蟾进行观察和记录。
龟蟾的食性高度专一化,主要以白蚁为食。它们通常在白蚁丘附近建造自己的家,以更方便地获得丰富的食物。据调查,一只成年龟蟾一顿饭能吃掉约 400 只白蚁。
繁殖发育

龟蟾的繁殖方式在蛙类中极为独特,不依赖水体进行产卵,而是采取完全陆生的繁殖模式。龟蟾在雨季进行交配,雌性会在地下隧道中产卵,每次可产下数十枚。最令人惊奇的是,龟蟾的幼体不经过常规蛙类的蝌蚪阶段,而是在卵囊内孵化完成后直接爬出卵外。这种无蝌蚪的发育模式大幅减少了幼体对水体的依赖,足以见得龟蟾良好地适应了干旱的生存环境。
保护现状
尽管龟蟾在野外十分罕见,但在澳洲分布范围较广,且种群数量稳定,仍属于无危物种。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龟蟾的生存环境或将受到影响。无论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任重道远,人们应坚持生态监测和生态系统保护,维护好龟蟾的生存环境和种群数量。
龟蟾的身体特征是_______(多选)
A.前肢发达
C.擅长跳跃
B.后肢发达
D.擅长挖掘
正确答案:A、D